谈法论道-黑龙江杨凤义律师事务所(齐齐哈尔市法律类网站)
网站首页         精英团队         法律家园         新闻视点         法治社区         谈法论道         法律大全         百家争鸣         欢迎赐稿         合作伙伴        
法治之于国家

犹如健康之于身体

灵魂之于人类

我们将在法治理想的召唤下

捍卫法律的尊严

描绘法治的宏图、正义、责任

 

民事执行巧攻心


加入时间:2009/8/19 22:12:50

 

    孙子曰:“夫川兵之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案件的执行活动也是如此,如果善于运用“攻心”战术,思想教育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减少强制措施的使用频率,节省司法资源,而且能有效延伸执行活动的社会效果。执行中,如何把握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如何攻克当事人的心理防线,引导他们沿着执行人员的思路用“法律的思维”思考问题,是执行工作艺术的精髓所在。

    一、执行“攻心术”应掌握的原则

    执行“攻心术”应当坚持依法、依理相结合的原则。所谓依法原则,就是通过依法疏导,让当事人清楚执行程序中的相关法律,明白其履行法律义务的该当性和必然性,以及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后果。要通过平白直叙的语言,把法律的严厉性与威慑力表现出来,使当事人意识到法律如达谟克利特之剑,牢牢悬于心头。所谓依理原则,就是在依法疏导的过程中注重讲透人情和公理,要站在被执行人的角度去考虑,在心理上真正与被执行人接近,仔细听取其想法和主张,从被执行人的利益出发,分析其对抗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寓情于法,寓情于理,帮助共分析、调动自身能力甚至是暂时超过其自身能力以外的某些因素,尽早履行法律义务。在执行实务中,如果对被执行人情感上的说服、宣传和批驳工作到位,比单纯讲法律更容易让其接受并履行法律义务。    

    二、执行“攻心术”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自身素质。执行人员不仅要有刚正不阿的高尚精神境界和严格执法的工作态度,还要有维护社会稳定,为大局服务的政治头脑;不仅要有准确适用法律,敢于强制执行的魄力,还要有善于做思想工作的魅力;不仅要有维护司法权威敢于执行的勇气,还要有明察秋毫、善于执行的敏锐机智。

    (2),转变工作态度。良好的态度会成为执行人员与当事人沟通的坚实桥梁,是案件顺利执结的关键。对此,执行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富有坚韧耐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执行过程中若遇到当事人意见大、情绪恶化、态度恶劣等情况,执行人员应当认真冷静分析原因,不能动辄训斥当事人,甚至与当事人发生争执或随意采取强制措施。面对情绪恶化,拒不与执行人员交谈沟通、拒不履行判决义务的被执行人,如果盲目采取强制执行,必然会使被执行人的情绪更加恶化,甚至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不能因为被执行人存在某些不合理的想法或者存在故意刁难的主张而气急败坏地乱发脾气,要平心静气地与被执行人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寻找突破方案。

    (3)、讲究执行方法。执行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案什的实际情况,拟定不同的工作方案。结合执行工作实际,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法、说情担保法、“曝光”执行法、代位执行法(第三人债权)、做好被执行人周边人员的台围工作法、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坏境法、有奖举报执行法、专项执行法、当事人举证法、司法审计执行法、区域协作执行法、协调执行法、集中执行法、多种措施并的高尚精神境界和严格执法的工作态度,还要有维护社会稳定,为大局服务的政治头脑;不仅要有准确适用法律、敢于强制执行的魄力,还要有善于做思想工作的魅力;不仅要有维护司法权威敢于执行的勇气,还要有明察秋毫、善于执行的敏锐机智。

    (2)、转变工作态度。良好的态度会成为执行人员与当事人沟通的坚实桥梁,是案件顺利执结的关键。对此,执行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富有坚韧耐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执行过程中若遇到当事人意见大,情绪恶化、态度恶劣等情况,执行人员应当认真冷静分析原因,不能动辄训斥当事人,甚至与当事人发生争执或随意采取强制措施。面对情绪恶化,拒不与执行人员交谈沟通、拒不履行判决义务的被执行人,如果盲目采取强制执行,必然会使被执行人的情绪更加恶化,甚至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不能因为被执行人存在某些不合理的想法或者存在故意刁难的主张而气急败坏地乱发脾气,要平心静气地与被执行人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寻找突破方案。

    (3)、讲究执行方法。执行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案件的实际情况,拟定不同的工作方案。结合执行工作实际,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法、说情担保法、“曝光”执行法、代位执行法(第三人债权)、做好被执行人周边人员的合围工作法、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法、有奖举报执行法、专项执行法,当事人举证法、司法审计执行法、区域协作执行法、协调执行法、集中执行法、多种措施并用法。在与被执行人交谈的时候,要试探性地把多种方法的后果和危害表明,抓住被执行人对某一方法的畏惧心理,从心理上控制当事人,促使其履行法律义务。

    (4)、运用言语艺术。语言是展示法律权威和攻克被执行人心理防线的关键。在做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被执行人的种种心理,然后对症下药,运用语言艺术一举攻克。实践证明,准确把握被执行人的心理,是搞好案件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准了他们的心理,才能运用恰当的言语艺术,攻克被执行人的心理防线,利用形象攻心、感情攻心、气氛攻心、样板攻心等方案,提高执结率。运用言语艺术要注意把握合法性、严肃性、通俗性、知识性和逻辑性。

    (5)、做好执行穷尽的妥善处理工作。执行穷尽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请求的内容,用尽各种方法、措施和途径后,仍不能使案件得以有效执行,而申请执行人也不能提供能够证明尚有执行可能的证据,应当裁定终结执行程序。但是,执行穷尽决不能成为法院规避执行职责的借口。没有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的案件终结程序前,必须以执行机构是否尽到了全部的职责为条件。也就是说,执行机构穷尽了各种执行手段、措施,如依申请采取了查封、冻结、扣押、拍卖、证人调查等措施,对债务人的财产状况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审计,而且整个执行过程严格遵照法律规定,仍然不能避免执行不能局面的,才能在从严把关、严格审批的基础上终结执行程序。同时,要积极做好申请执行入的工作,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作者:李伟然 张同文     山东法院网

 
 
 
版权所有 杨凤义律师事务所
地址: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中华路65号
电话:0452-2125148 传真:0452-2136111
邮箱:4585485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