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投票 | |
今日适逢中共18大开幕,此次大会又恰逢中共党内世代交替。证诸中共业已形成的权力更替逻辑和惯例,内外纷传18大将确立“习(近平)李(克强)体制”,应在情理和料算之中。习近平执掌中共总书记一职,不日即可应验,不必费心窥测。而李克强将于明年3月上位出任总理,也已是识者和方家之共识。李克强能出任总理,一般论者多归因于科班出身、熟悉经济、熟谙法律,这些客观要素分析自然不错。但如从其为政轨迹循踪溯源,人们不难发现,李克强有很强的应对危机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他在河南、辽宁主政以及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期间,躬亲所历,扶倾正危,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而这些躬行得来的“绝知”,对于应对未来中国社会的矛盾,弥足珍贵。
能治中原即能治中国
李克强曾经主政的河南是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发展中的大省,是整个中国的缩影。常言道,能治中原即能治中国。李克强离开时,河南的人均GDP在全国排名上升了3位,为中原崛起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忠实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尽职尽责为河南谋发展,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诚心诚意团结奋斗。河南6年,李克强一展平生所学,提出并认真落实“东引西进”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文化旅游大省、中原交通大通道、全国重要火电基地,积极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形成了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他还注意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了农业大省的农业基础地位,河南的各项事业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城乡面貌为之一变。
在河南时,李克强最为揪心的是艾滋病防控。仁者爱人,不怨不尤。他提出“四有一不”方针,要求保证艾滋病人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基本医疗保障,不让一个艾滋病家庭适龄儿童失学,并对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全部免费治疗、免费检测、免费母婴阻断,艾滋孤儿免费上学。省里派出53名厅级干部带队,进驻18个城市、35个重点县帮扶和督导艾滋病防治,并组织50万人对以往有偿供血人员进行拉网式普查检测,如此大规模普查当时在中国尚属首次。李克强一年内三次到上蔡县考察艾滋病防治。在文楼村等地,他主动伸手和艾滋病患者握手,促膝交谈,要求帮扶工作组把工作做实、做细,立足做事,不要作秀。他还把高耀洁老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共商艾滋孤儿的抚养问题。
重塑辽宁老工业基地辉煌
2004年,李克强主政辽宁。提到辽宁,国企及下岗职工是国人都熟悉的话题。李克强上任后,开展全省调研,第一站就是有名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他所到之处,办实事,纾困解难,解决保险金缺口。李克强注意放眼全球、在全国大局中审视辽宁的发展,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开发双重机遇,抓住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深刻战略重组,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打造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大规模改造棚户区,援助零就业家庭,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辽宁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下岗职工是李克强慰问最多的人群。每到一地,他必先慰问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棚户区改造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李克强刚刚上任12天,冒着零下30度严寒,到抚顺调研。4天后,省委全会把棚户区改造列为全省“一号民生工程”。从2005年初到2006年,不到两年时间,建设回迁房1931.5万平方米,安置棚户区居民34.5万户、120万人,基本完成了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他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后,分管的是医疗、住房等民生难事。关于医改,李克强抓住核心区域推进医药体制改革,直面问题症结。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医改重点涉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等重大方面,因此被民间冠以“大医改”的名号。在分步骤、有序破解的思路下,近期医改已取得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等阶段性战果。此次医改从小到大,从易而难,反复试点,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形成顶层设计方案。目前患者在获益,机制在进步。一般民众病有所医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解决城镇部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是中国也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难题。李克强借鉴国际也包括香港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提出逐步形成以市场供给为主、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给体系。保障房是专门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托底房”,是社会保障“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强调,做好住房保障要注意建立健全融资、建设、质量监督、准入退出、运营维护一整套机制。在完成建设数量目标的同时,他要求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在今日中国一步步变成了现实。除了保障房,他还要求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给,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可以看出,他的房地产政策,是综合施策,统筹兼顾,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
个人特质突出,深得民心党意
在破解上述难题中,李克强展现出很强的个人特质。官方定评和民间公议均认为,他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民主开明,善于凝聚人心。他的工作思路清晰,不骄不躁,虑事周全。热情大,干劲足,敢字当头,深入扎实。他不尚大言炎炎,而尚知行合一、踏实苦干。他关心群众生活,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尊重老同志,生活俭朴。由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沾溉良多,李克强颇有“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君子之风。可以说,李克强是既得民心,又得党意,这在中共体制中,殊为难得。
中国未来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中国社会已进入了“风险社会”、“矛盾社会”、“事件社会”。李克强一路走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善于应对难事、急事、大事,展现出“治世之能臣”的风采。人们期望,中国社会在“习李体制”下能早日进入“升平世、太平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千年梦想奠定雄厚的基础。
作者:陆正平 星岛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