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玩,大人需要限制孩子玩乐的时间,在旁喊“卡”吗?
专门教家长怎么指导、陪同孩子玩乐的专家凯利(Carrie Lupoli)认为,不需要。她反问:“创造力和想象力不需要限制吧?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最佳良机,是儿童学得最好的时候。再没有其他方式,能如同玩乐那样,给孩子所需要的大脑发育空间。”
凯利说,大脑是孩子出生时,唯一发育不全的器官,如何“开发”孩子的脑袋成了现代家长最头疼的任务。
“然而孩子最初的5年头脑发育最快,因此家长不能也不必等到孩子上了学才在这方面下功夫,否则就错过了黄金时期。另边厢,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上的担子和责任也会加重,因此我鼓励父母,一有机会,一定要让孩子去玩!尤其是初生儿到学前的孩子,这个时候,补习班远远不比玩乐所带来的好处多。”
凯利是儿童玩具Fisher Price的顾问,5月底她受邀来新举办Fisher-Price Play IQ工作坊,给家长传授部署最佳学习策略——玩的各种贴士。如果是20年前,家长可能无法将玩乐与学习联想在一起,但近年来,玩乐变得一点也不纯粹,一点也不简单。许多幼教中心都提倡在玩乐中学习,让家长也越来越关注玩乐时光,在家中“学着”借助玩乐做有效的发挥,并精心为孩子“设计”玩乐时光。
让孩子在玩乐中探索环境
凯利指出:“我总是和家长说,玩乐的重点,就是让孩子探索环境,并学会如何掌控或操作环境中的一切,让环境服务于自己。游戏和玩具都是孩子玩乐和学习的媒介,在玩乐的时段,有许多珍贵的‘可教时刻’,是家长可以抓紧利用,转换成教导孩子的重要时刻。
“另一个要点是,玩乐应该是孩子主导的。孩子有权利由玩乐的活动发挥,去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作为家长,责任在于定制规则,包括玩乐中的适当行为和语言。举例说,假如孩子在玩乐中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暴力,家长务必要花时间和孩子进行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对错。我倒是认为没必要骂,因为孩子还在学习,我反而认为在这样的可教时刻,家长应该争取机会好好教育。”
5岁前尽量少让孩子接触科技产品
有许多家长都对家庭和学校里出现了高科技设施有保留,但又不知如何拿捏科技产品与玩乐之间的关系。对此,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凯利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自己也喜欢一些教育应用程序,也相信这些对孩子来说,会在某个阶段对他们有帮助。但我相信,在小家伙5岁以前,尽量少让他们接触电子设备。
家长必须认识到,电子设备和电视时间(TV TIME)属同一类,因此应该和电视获得相同的限制。美国小儿科学会(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建议,儿童2岁以下不享有屏幕时间,那是因为屏幕上出现的内容,可能过度刺激小孩,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岁之后,屏幕的时间可以限制在每天30分钟左右。
我自己也让孩子使用一些电子应用程序和网上教材,但这些不能代替孩子在自己的物境中的一切探索和学习。”
这些年来,凯利在和家长交流的当儿发现,家长在孩子的玩乐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一点,反而许多家长忽略了。
她说:“虽然孩子确实需要有时间自己玩,独立地玩玩具,或与环境接触,但和孩子一起玩的家长,能够在珍贵的互动环节给孩子制造独立玩所无法带来的发展空间。其实家长也并不是每一次都要预设玩什么,怎么玩,只要家长肯跟着孩子一起坐在地上,跟着孩子玩,并大量采用言语交流,给孩子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跟着孩子的节拍一起走,这当中带给孩子的各方面好处,包括情绪方面的管理和学习,真的是不可思议的。”
玩乐应由孩子主导
凯利重申,许多家长把玩看得太复杂太严重,其实,最佳的玩乐方式都是孩子主导、由孩子出发的。
“孩子主导的玩乐,其实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他们为环境找出意义的方式,这就是学习最正宗的方式。家长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孩子2岁前,一般都是独立玩耍,他们不太可能参加与其他孩子或与成年人的互动游戏。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跟着孩子的节奏或步伐,纳入语言,增进互动。2-3岁的孩子会进行更多的平行游戏,他们可能会在另一个孩子旁边玩,但可能不会跟另一个孩子进行互动游戏。
家长可以在了解孩子的成长或发育阶段的特性之后,在玩乐的重要时刻,帮助孩子建立社会、情感认知,或讨论共享及如何使用礼貌等课题。在这些可教时刻,不要强迫孩子活动,帮助孩子处理任何情绪,便是最有效的玩乐。”
她最后再三提醒,玩乐和游戏应该是有趣的,快乐的,而不是困难或挑战重重的:“家长和孩子享受彼此是玩乐的关键所在,所以奉劝家长,不要想太多,把玩乐想得太复杂!”
来源:lmhezkbkw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