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剑
京城楼顶一座庞大规模的违章建筑,在众目睽睽之下拆除。用现在进行时态表述,就是“拆呢”。这两个字的发音,酷似英文的“China”,好像在暗示着中国的特色。网络的视频直播也让民众观赏了拆除楼顶违建的全过程。撇开法律和各项规则、规范不谈,单看京城的这座违章建筑外观,个人觉得这座违章建筑比起诸多合法建筑要好得多、美得多,拆掉着实可惜。
京城违建,涉及面最广的是在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的几年时间内。由于京城的民房太老旧,多是碎砖垒砌而成,没有防震抗震能力。地震后,居住在京城古老的四合院建筑内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搭建起了地震棚,后又多半改装成厨房或者延伸改造成卧室。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违章建筑也逐渐消失了,居民搬进了价格高昂的楼房。北京城在二三十年间换了一个面貌。对这个新面貌,有人赞美,有人静思。赞美者认为北京城风貌渐与世界接轨,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气息;静思者认为,古老的北京城建筑风格已被高耸林立的大厦戳得千疮百孔,传统风格荡然无存。
北京城的新建筑,像疯了一样快速发展,一眨眼,这边捧起一个鸟巢,那边晾着一条大裤衩,不多时又戳起来一个在建时形似阳具、建成后形似夜壶的人民日报大厦。
这么多合法而不违章的建筑,给北京城的人们带来的不是美感,而是联想,联想着一种生理快感。与此同时,美国的主流电视台用人民日报大厦在建模型与小学生们互动,引起了美国小学生们会心的一笑。
生活在美国的爱国华人,都有一个毛病,祖国的丑事自己抱怨一下可以,千万容不得美国人说三道四。但是,像大裤衩、阳具、夜壶、鸟巢这类建筑,因为整天都袒露在世人面前,就拦不住有人指指点点,并藉此奚落一番中国。面对这些奚落,爱国华人也无能为力,只能心生惭愧,恨不得中国高层领导人下一个令,拆除那些碍眼的、引人不往好处想的拙劣外形的高楼大厦。
如果单从设计外观上看,正在拆除的那个楼顶违章建筑,倒是真的不错。那样一种建筑,既有东方风格,又有西方色彩,置身于楼顶的奇妙境界中,俯瞰喧嚣尘世,仰望点点繁星,远眺雾霾城区,不啻一个闹市中的宁静港湾。
可惜的是,这么一个绝妙的佳境却是一个违章建筑。在合法不合理的大环境下,京城唯一赏心悦目的建筑,逃不脱被拆除的命运。
从美感的角度看,该拆的不是这座楼顶违章建筑,而是大裤衩和夜壶。您说呢?
来源:qcbkw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