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中评社香港11月19日电/《日本新华侨报》11月16日载文《胡锦涛“干货”论直击官场之弊》,摘要如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过程中这样指出:《建议》要具有思想性、战略性、导向性,内容要充实、亮点要突出,对策举措上要有“干货”。
胡锦涛所说的“干货”,浅显易懂,但涵义深刻,有一种朴实亲切感,是大众话、大实话,与“不折腾”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合胡锦涛所说的完全句子:《建议》要具有思想性、战略性、导向性,内容要充实、亮点要突出,对策举措上要有“干货”。可以这样解读:所说的对策举措上要有“干货”,就是说,针对实际,要来有理有力的,要来真的、干实的,即求真务实。当然,人们议论的“挤水分”也对,但它不是胡锦涛所说“干货”全部真实的内容所在。
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不应是泛泛的理论务虚,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对策和举措;不应是提出问题,而应是解决问题;不应是讲为什么,而应是讲怎么干;不应是文字游戏、长篇大论,而应是落地有声、实打实凿;不应是停留在会议上,而应是落实到实践中。胡锦涛所说的“干货”,不只是收入分配,而应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些地方领导官员,对上对下两个面孔、两种态度,阳奉阴违;追求虚假政绩,讲话作报告、向上级官员汇报,头头是道,落实起来,却没有一点办法和措施。更有甚者,腐败堕落,当官不为民做主,以权谋私,贪图享受等等。
在学术理论界,也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坐而论道,闭门造车,不深入实际,不到民众之中去调查研究,没有实践,主观臆断;不是站在国家和民众的立场上研究分析问题,不是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工作,而是站在极少数既得利益者的立场上,为特权利益说话。凡此种种,误国害民。
胡锦涛所说的“干货”,就是要求来实在的,来真格的,来有力度的,要求真务实,不要空谈误国。说给谁听的?应该是说给中国各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听的。胡锦涛的“干货”论,再次让人看到中共的自净能力。
但愿十二五规划,是一个中国大陆民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规划,是一个富民强国的规划。 |